為什麼你每天事情都忙不完?只因不懂這3招!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你每天事情忙的完嗎?

 

沒接觸時間管理前,饅頭經常會陷入每天事情都忙不完的惡性循環。

每天清單上列出來要做的事情總是做不完。10件事情中,如果能夠完成8件,就非常不錯了。剩下的2件自然是拖到明天去完成,這樣就加重了明天的負擔。但是明天會產生新的事情,所以明天結果又有2件事完成不了,然後又只能往後拖。

每天的工作計劃都完成不了,對自己的情緒影響非常大,很容易產生自我懷疑、焦慮和挫敗感。情緒不好,工作效率就會降低,這樣每天事情更加忙不完。

那麼如何跳出每天事情忙不完的惡性循環呢?我們需要學會給自己做靠譜的每日工作計劃。我們平時可能是關心「如何做事情」,但是很少關心「如何做計劃」。

就像老祖宗說的,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。計劃做的合理、靠譜,事情才會順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今天饅頭跟你分享幾點行動建議,幫你正確低估1天能做的事情,做出一份靠譜的每日工作計劃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1、填寫一周時間日誌,找出高效時間段

要想做出一份靠譜的每日工作計劃,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時間都花在哪裏。

這一點跟理財很相似,第一件事情就是記錄開支。因為沒有寫過時間日誌,我們大多數人可能是憑感覺去判斷每天時間的花費情況,但實際上並不清楚具體每小時的做了什麼。

時間日誌它就像你的支付寶賬單,會忠實第記錄我們的時間都花費在什麼地方。根據自己的經驗,記錄時間日誌最大的好處就是找出你的最高效時間段。然後根據《高效能人士7個習慣》要事第一的原則,在最高效的時間段,完成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。

這是一周的時間日誌表,建議在隨身攜帶的本子上畫出這個表,然後用筆記錄。因為用手機記錄,很容易受到各種信息干擾,然後導致記錄失真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通過一周的時間日誌,你會發現自己一天的高效時間段並沒有8小時,可能只有那麼2-3小時。了解到這個事實後,你才會意識到在一天內完成很多件要事是不可能的。

2、預估時間,培養時間感

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每日工作計劃其實就是每日工作預估。既然是預估,就很可能會跟實際有一定的差距。一件工作預估完成時間和實際花費時間的差距,《小強升職記》作者鄒鑫老師把這種差距叫做「時間感」。

時間感的培養,需要不斷預估和糾偏才能越來越准。比如寫一篇活動報道,第一次預估時間60分鐘,實際花費90分鐘,第二次用了120分鐘,第三用了80分鐘,那下次預估90分鐘就可以了。

 

如何預估一天每件事花費的時間?方法很簡單,先預估每件事花費的時間,然後再放入時間軸。

 

預估和計劃既然是人制定的,人的能力、前瞻性、預見性不可能百分之百精準,肯定會有偏差和調整。天氣預報的預測都不一定時時準確,所以不要對自己預估時間花費要求太高。

 

但是對於常規工作內容,要求精準度達到80%以上。因為常規的工作,你完全可以根據過往的經驗進行預估。

3、每天三件事,要事優先

如果你不是在國企,那麼很可能會發現,一天的工作總是那麼多,很難全部處理完。這時候就需要進行自我管理,做到要事第一,避免瞎忙。

 

這裡給你推薦一個簡單實用的自我管理工具—三件事。這個工具是由著名生涯規劃師、新精英的創始人-古典老師提出來的。

三件事的方法非常簡單。每天早晨,在筆記本或印象筆記上寫下今天要做的三件事,然後發佈在部門微信群里。

三件事的具體格式如下:

【每天三件事】1/15今天第一件事+第二件事+第三件事+小確幸+昨日收穫

下圖是我今天的三件事內容。

 

因為之前寫過一篇介紹三件事的文章,在這裡我就不細說了。想了解三件事的更多內容,可以查看我之前的文章這麼多年,原來你一直錯看了時間!